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在线留言
  • 传承百年风范,推进现代教育科学发展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德育天地 > 规章制度

[规章制度

永泰一中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(试行)

作者: 阅读数: 1016 发布时间:2018-04-05
 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发展素质教育,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,积极应对高考综合改革,创新高中人才培养模式,我校在高中全面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。
   一、重要意义
 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教师全员参与、覆盖全体学生,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、心理健康、生涯规划等进行全面指导的育人新机制。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,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“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,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,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,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”好老师标准的具体举措,是深入推进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的重要抓手,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、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有效手段。
实行导师制,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、个性辅导、心理辅导,在学校管理上也有利于走班制的实行(不管学生在哪里上课,每个导师始终可用辅导自己的学生),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德育工作的开展。
二、总体要求
1.基本原则
(1)全员参与。让所有的老师都成为导师,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导师。坚持导师学生结对的相对稳定性,贯穿学生高中学习全过程。
(2)学生为本。导师要切实发挥思想引导员、课业辅导员、心理疏导员、生活指导员、成长向导员的作用,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,制定指导方案,关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,身心健康成长。
(3)注重实效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,规范完善工作制度。防止形式化、档案化、表面化,出实招、做实功、求实效。
 
 
2.工作目标
  建立健全全员育人、全程育人、全面育人的工作机制,学校育人制度进一步完善、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、育人效果进一步显现。全体高中教师教书和育人一岗双责责任进一步落实,对学生予以全面关怀、因材施教,指导全体高中学生注重道德涵养、学业修养和习惯养成,培养高中学生人格健全、行为自律、学习自主、心理自强的良好品质。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,以班级任课教师为主,其他班级(年级)教师为辅,直到师生建立导育关系,确保师生全员覆盖。
三、指导内容
1.思想引导。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。
2.学业辅导。帮助学生进行学业分析,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,端正学习态度,激发学习动力,养成良好学习习惯,改进学习方法,提高学习效率。
3.心理疏导。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,疏导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,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挫折和烦恼,激发增强自尊、自爱、自强、自信意识,培养学生阳光积极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。
4.生活指导。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,积极与家长联系沟通。指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,科学合理安排日常生活,培养学生自立、自主、自理能力。
5.成长向导。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,明确发展方向,根据学生自身个性特点,指导学生做好生涯规划指导和发展指导,引导学生培养发挥兴趣特长,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引路和奠基。
四、组织实施
1.导师选择与安排:由学生自己或学校为学生选择一位老师(通常是班主任以外的任课教师)经常性地给予学生学业或心理上的指导。导师的分配以学生选择为主,学校调剂为辅,保证每5~10名学生中有一位导师。学校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、班级任课老师为成员的导师组,在学习、生活、品德和心理等方面为各自"承包"的学生提供全方位、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。确保每个导师有固定学生,每个学生有固定导师,每个导师既面向全体授课对象,又对指定的若干学生的个性、人格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负责。
2.确立导师关系:在每学年(或每学期)的开学初,由学校有关部门给每位学生发放表格,学生提出申请,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进行协调,确定每个学生的指导教师。在学生入学初期,因为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情况有限,师生之间主要实行单向选择,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去选择对自己有所帮助的导师。进入第二学期,学生可以再根据自身的发展变化对导师进行二次选择,教师将对前一学期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,学习成绩、及性格特点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,然后实行双向选择。
3.导师制工作开展:指导教师要经常性(如每月2到3次)地与被指导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,及时地了解被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,并给予必要的帮助。学校设定每周一下午开设全员育人导师辅导课,每个导师与所带的7、8位学生集体进行一次四十分钟左右的学习交流。开课地点不限于教室内,可以在老师办公室,阅览室,也可以在合适的校外场地。该课程不只限于每周一,其他时间根据学生的个别需求,可以随时随地开展。
    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"全"字包括两方面:学校所有的老师都是教育员,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目标;所有的学生遇到任何的问题都可以求助他的导师。这一制度的实施,对学校教师的综合教育技能要求更高了,教师在进行全员育人课程之前要做大量的备课工作。老师们会根据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,每周制定不同的育人主题,既包括考试前的压力疏导,考试后的成绩分析,也包括传统节庆的文化传播,校园特色活动的组织动员,以及家庭矛盾的调节等等各个方面。导师们也要协同学校生活指导老师、心理咨询师共同为学生提供科学、合理、有效的指导与规划。